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報錯頁面_建設工程教育網

您訪問的頁面已經離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頁或者返回首頁
9秒后跳轉到建設工程教育網首頁
 > 正文

房地產住宅小區(qū)項目營銷方式與特點

2006-12-21 08:53    【  【打印】【我要糾錯】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在同一時期的不同企業(yè),住宅小區(qū)項目的營銷有不同的方式和特點。具體來說,住宅小區(qū)項目的營銷方式有以下五種:

  1.以生產觀念為主導的營銷方式

  這是在賣方市場情況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所采取的一種營銷方式。在生產觀念指導下,企業(yè)往往只重視商品住宅的開發(fā),而輕視消費者對住宅的要求。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國大部分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都采取了這一營銷方式。不少房地產企業(yè)都沒有銷售部,其產品由公司老總直接“批發(fā)”銷售。這一營銷方式的特點是企業(yè)以自我為中心,重開發(fā),輕市場。

  2.以產品觀念為主導的營銷方式與特點

  從本質上來說,這一營銷方式類似于上述以生產觀念為主導的營銷方式。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仍然以自我為中心,以產品為中心。在產品觀念的指導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認為其主要任務就是提高住宅產品質量,只要產品質量好,就不怕賣不了;只要產品有特色,自然會顧客盈門。這種營銷方式過于重視或迷戀自己的產品,而沒有意識到市場對他們的產品可能不感興趣,或者說根本不考慮市場上消費者是否真正需要這種產品,最終導致“營銷近視癥”,即過分重視產品而忽視顧客需求,忽視市場需求的變化,結果使產品缺乏競爭力,沒有市場。這一營銷方式的特點是企業(yè)以產品為中心,忽視市場需求。

  3.以推銷觀念為主導的營銷方式

  這一營銷方式認為,如果對消費者置之不理,他們不會購買本企業(yè)的產品,因而企業(yè)必須進行大量的推銷和促銷努力。它是上述兩種營銷方式的延伸和發(fā)展,是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在買方市場下采取的一種營銷方式。如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中,住宅供應量遠大于有效需求,這樣,使得一些缺乏競爭力的商品住宅積壓嚴重。迫于市場壓力,一些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被迫采取大量促銷手段,如廣告、人員推銷等,千方百計把產品推銷出去。這一營銷方式的特點是企業(yè)通過各種推銷手段,把現有產品推銷出去,而對產品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則不太關心,即重推銷而輕市場需求。

  4.以市場營銷觀念為主導的營銷方式

  這一營銷方式認為,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必須研究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欲望,并根據其需要來開發(fā)產品,同時,以比競爭者更有效的方式來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這樣,才能達成企業(yè)的目標。在目前房地產市場中,已有一些具有市場眼光的開發(fā)商采用這一營銷方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業(yè)績。這一營銷方式與上述幾種營銷方式相比,有著質的區(qū)別,其特點是企業(yè)重視市場需要,并按市場需要來開發(fā)產品。它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為己任,在此基礎上,實現企業(yè)的經營目標。

  5.以社會營銷觀念為主導的營銷方式

  這一營銷方式認為,企業(yè)的任務是確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和欲望,比競爭者更有效提供滿足顧客的商品,提供商品的方式應能對消費者和社會福利雙重有益。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要考慮企業(yè)利潤、消費者需求和欲望的滿足及社會利益三者的平衡。不能盲目搞開發(fā),如占用大片耕田,破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營銷方式的特點是企業(yè)以消費者、社會為中心,在不損害且有益于社會利益的原則下,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欲望。

勵志項目管理資源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