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電氣工程 > 正文
2008-03-04 08:4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一勞動組織
序號 | 項目 | 單位 | 數(shù)量 | 備注 |
1 | 施工負責人 | 人 | 1 | |
2 | 機械師 | 人 | 1 | |
3 | A山頭作業(yè)人員 | 人 | 4 | |
4 | B山頭作業(yè)人員 | 人 | 4 | |
5 | 線盤處作業(yè)人員 | 人 | 4 | |
6 | 放線人員 | 人 | 20 |
二工機具
序號 | 名稱 | 規(guī)格 | 單位 | 數(shù)量 |
1 | 可拆卸式機動絞磨 | 牽引力10~40KN | 臺 | 1 |
2 | 鋼絲繩 | Ф12~20 | m | 若干 |
3 | 地錨或樁錨 | 套 | 2~3 | |
4 | 撬棍 | Ф25×1800 | 根 | 4 |
5 | 鐵線 | Ф5.0 | kg | 若干 |
6 | 白棕繩 | Ф12 | 條 | 1 |
7 | 抗彎連接器 | 個 | 若干 | |
8 | 接地放線滑輪 | 個 | 2 | |
9 | 大錘 | 8磅 | 個 | 1 |
10 | 經(jīng)緯儀 | 臺 | 1 | |
11 | 木樁 | 個 | 若干 | |
12 | 撬棍 | Ф25×1800 | 根 | 4 |
13 | 人力盤繩機 | 個 | 若干 | |
14 | 弧垂觀測儀 | 4倍 | 個 | 2 |
15 | 導線長度測量儀 | 個 | 1 | |
16 | 導線溫度計 | -50~100℃ | 個 | 1 |
17 | 弧垂觀測儀固定支架 | 個 | 2 | |
18 | 對講機 | 對 | 2 | |
19 | 托線滑車 | 個 | 4 | |
20 | 朝天滑車 | 個 | 2 | |
21 | 雙鉤緊線器 | 10~40KN | 個 | 2 |
22 | 手扳鏈條葫蘆 | 10~40KN | 個 | 4 |
23 | 放線架 | 10~40KN | 個 | 4 |
24 | 鏈條式斷線剪 | LGJ-400以下 | 個 | 2 |
25 | 盒式升降梯 | 13~20米 | 架 | 2 |
26 | 鋼鋸 | 把 | 2 | |
27 | 連接網(wǎng)套 | 10~40KN | 個 | 2 |
三操作程序
1、 工藝流程圖
2、 操作在要領
、攀┕蕚銩合理確定出放線緊線的施工方案。
B在兩個山頭間用經(jīng)緯儀確定出線路中心線,并在沿途用木樁做好標記。
C對于交叉跨越要提前與產(chǎn)權單位簽訂協(xié)議,做好停電和跨越的準備工作。不能停電的線路要搭好跨越架。
D將線盤支在能運輸?shù)竭_一側山頭桿位最近的地方或山下。
E根據(jù)氣象條件、水平檔距、垂直檔距、導線截面等提前確定出導線的弧垂。
F順線路中心線及一側桿位至線盤清除障礙,砍伐樹木荊棘,并做好青賠工作。
G檢查山上電桿上配件和懸式瓷瓶確認已安裝完畢、拉線已裝好。
、乒潭ńg磨將可拆卸式機動絞磨運至緊線的山上,用地錨或樁錨將其固定牢固,兩側山上桿頭掛好接地緊線滑輪。
、菍摻z繩從絞磨處A山開始至對面B山上沿線路中心線進行展放,同時B山至線盤處也展放鋼絲繩位置如圖2所示。鋼絲繩間用旋轉抗彎連接器進行連接。鋼絲繩與線盤上的導線通過抗彎連接器及網(wǎng)套連接器進行連接。在線盤出線處裝上導線長度測量儀,用于測量導線的放出長度。
、确啪緊線一切準備就緒后,施工負責人用步話機發(fā)布放線命令,機械師啟動絞磨,先進行緩慢試拉,無問題后再行拉動鋼絲繩,當遇到抗彎連接器應放慢速度?箯澾B接器通過后可將其卸下,用簡易小盤繩器將鋼絲繩盤起。全部導線展開夠長以后,應在B山上桿頂將導線固定在懸式瓷瓶串的耐張線夾上,留夠線尾,多余部分割斷。B山通知A山絞磨開始緊線,同時兩山桿塔上人固定馳度觀測儀支架,并用馳度觀測儀開始觀測弛度。
、晒潭▽ЬA山上桿上作業(yè)人員將緊線器掛在導線上,開始進行馳度微調,達到設計要求馳度后通知絞磨停止緊線,并將導線固定在耐張線夾上,留夠尾線,割去多余部分,完成作業(yè)。
四標準同導線架設工藝。
五注意事項
1. 放線時必須確定線路中心線,因為山區(qū)架線檔距在千米左右,容易將導線放偏,給施工造成困難。
2. 各種施工用具都需進行強度驗算,不可超載使用。
3. 其它注意事項見導線架設工藝。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