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工程師資料:灌注樁后注漿技術的施工監(jiān)理要點
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超大型的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借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托專業(yè)、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采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2016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網上輔導,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一、主要技術內容
灌注樁后注漿技術是在鋼筋籠上預埋注漿管和注漿閥,在成樁后一定時間內實施樁側和樁底后注漿,主要目的是加固樁底沉渣和樁側泥皮;同時對樁底和樁側一定范圍的土體通過滲入(粗粒土)、劈裂(細粒土)和壓密(非飽和松散土)注漿起到加固作用,從而增強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提高單樁承載力,減小沉降。在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的條件下,可使單樁承載力提高40%-120%,樁基沉降減小30%左右。一般情況下,持力層為粗粒土的單樁承載力增幅高于細粒土,軟土增幅最小,樁側樁底復式注漿的單樁承載力增幅高于樁底注漿。
對于單樁混凝土體積8~20m3的樁,每根樁可節(jié)約造價0.2~0.8萬元。
該技術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研發(fā),獲2項發(fā)明專利,2000年建設部認定其為國家工法。
二、適用范圍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灌注樁后注漿工法可用于各類鉆、挖、沖孔灌注樁及地下連續(xù)墻的沉渣(虛土)、泥皮和樁底、樁側一定范圍土體的加固。
三、灌注樁后注漿施工監(jiān)理要點
1、后注漿裝置的設置監(jiān)理要點。
(1)后注漿導管應采用鋼管,直徑可采用Φ2.5cm或Φ3.0cm,對于超長樁,考慮到管內摩阻力對壓力的影響,可考慮采用Φ3.0cm或Φ3.8cm。注漿導管應與鋼筋籠加勁筋綁扎固定或焊接。
(2)樁端后注漿導管的數(shù)量:樁底后注漿管閥的設置數(shù)量應根據樁徑大小確定,最少不少于2根,以確保后注漿漿液擴散的均勻對稱及后注漿的可靠性。對于直徑Φ≤1200mm的樁,宜沿鋼筋籠圓周對稱設置2根;對于1200mm<Φ≤2500mm的樁,宜對稱設置3根。
(3)出漿口的位置宜按下列要求設置:
樁底出漿口宜埋入樁底以下土中的一定深度,一方面可避免出漿口被水泥漿包住,同時也可以讓水泥漿充分加固樁底沉渣或虛土。一般可伸出鋼筋籠30~50cm。
樁側出漿口宜選在砂性土層,因為在該土層樁的摩阻力損失最大,對該部位進行加固效果最好。
(3)對于樁長超過15m且承載力增幅要求較高者,宜采用樁端樁側復式注漿;樁側后注漿管閥設置數(shù)量應綜合地層情況、樁長和承載力增幅要求等因素確定,可在離樁底5~15m以上、樁頂8m以下,每隔6~12m設置一道樁側注漿閥,當有粗粒土時,宜將注漿閥設置于粗粒土層下部,對于干作業(yè)成孔灌注樁宜設于粗粒土層中部。
(4)對于非通長配筋樁,下部應有不少于2根與注漿管等長的主筋組成的鋼筋籠通底,以固定注漿管。
2、注漿漿液的配比、終止注漿壓力、流量、注漿量等監(jiān)理要點。
(1)漿液的水灰比應根據土的飽和度、滲透性確定,對于飽和土,水灰比宜為0.45~0.65;對于非飽和土,水灰比宜為0.7~0.9(松散碎石土、砂礫宜為0.5~0.6);低水灰比漿液宜摻入減水劑。
漿液水灰比是根據大量工程實踐經驗提出的。水灰比過大容易造成漿液流失,降低后注漿的有效性,水灰比過小會增大注漿阻力,降低可注性,乃至轉化為壓密注漿。因此,水灰比的大小應根據土層類別、土的密實度、土是否飽和諸因素確定。當漿液水灰比不超過0.5時,加入減水、微膨脹等外加劑有利于增加漿液的流動性和對土體的增強效應。
(2)樁端注漿終止注漿壓力應根據土層性質及注漿點深度確定,對于風化巖,非飽和黏性土及粉土,注漿壓力宜為3~10MPa,最大不超過16MPa;對于飽和土層注漿壓力宜為1.2~4MPa,軟土宜取低值宜為2MPa,密實黏性土宜取高值。
注漿壓力不得超過樁周土的上覆蓋自重和強度,以免上覆土層破壞,導致樁身上抬。
(3)宜用低壓、慢速注漿,這樣可以讓漿液在樁底或樁側較均勻滲透和緩慢刺入,以得到最佳加固效果。規(guī)范規(guī)定注漿流量不宜超過75L/min。
(4)單樁注漿量的設計應根據樁徑、樁長、樁端樁側土層性質、單樁承載力增幅及是否復式注漿等因素確定,可按下式估算:
Gc=аpd+аsnd (6.7.4)
式中 аp、аs——分別為樁端、樁側注漿量經驗系數(shù),аp=1.5~1.8,аs=0.5~0.7;對于卵、礫石、中粗砂取較高值;
n ——樁側注漿斷面數(shù);
d ——基樁設計直徑(m);
Gc ——注漿量,以水泥質量計(t)。
對獨立單樁、樁距大于6d的群樁和群樁初始注漿的數(shù)根基樁的注漿量應按上述估算值乘以1.2的系數(shù)。
確保最佳注漿量是確保樁的承載力增幅達到要求的重要因素,在實際工程中,注漿量應根據土的類別、飽和度,樁的尺寸、承載力增幅等因素適當調整,在后注漿作業(yè)開始前,應先進行注漿試驗,優(yōu)化并最終確定注漿參數(shù)。
3、后注漿作業(yè)的監(jiān)理控制要點。
(1)對用于注漿的高壓注漿泵、拌漿機等設備需進行檢查。高壓注漿泵的工作參數(shù)應滿足規(guī)范及施工方案要求;對注漿管,要檢查注漿頭的長度、出漿孔徑、孔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安設注漿管時,要檢查注漿管與鋼筋籠連接是否可靠、牢固;注漿頭是否用合適的橡膠膜封閉、包裹;注漿管各節(jié)連接是否牢固、密封,及注漿管上端應略高出地坪月10cm,并要有良好的封堵,以防止人為破壞或雜物進入堵塞注漿管。
(2)規(guī)范規(guī)定注漿作業(yè)宜于成樁2d后開始;不宜遲于成樁30d后。一般操作按成樁后2~7天完成樁端注漿管開塞工作,待樁基成孔工作完畢后集中進行注漿作業(yè),樁端注漿應對同一根樁的各注漿導管依次實施等量注漿。
(3)開塞控制。
在澆樁身砼后的3-5天,砼強度達到C10-C15時方可進行開塞。開塞時間的早晚,對注漿較為關鍵。開塞時間過早,砼未形成一定的強度,在高壓水的沖射下會破壞樁端的樁成形和砼強度;過遲,包裹注漿后的砼強度過大,會造成注漿頭橡膠膜打不開現(xiàn)象,使預埋管報廢,最終不能注漿。開塞時要在現(xiàn)場觀察高壓注漿泵的開塞壓力,記錄開塞情況,要寫明開啟一根、兩根、還是未開啟。
(4)當注漿作業(yè)與成孔作業(yè)同時進行時,作業(yè)點間的距離不宜小于8~10m,以防止注漿作業(yè)對成孔產生不利影響。
(5)對于飽和土中的復式注漿順序宜先上后下;樁側樁端注漿間隔時間不宜少于2h。
(6)對于樁群注漿宜先外圍、后內部,現(xiàn)場監(jiān)理人員要記錄每根樁的水泥用量,保證水泥的注入量達到要求。
(7)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終止注漿:
注漿總量和注漿壓力均達到設計要求。
注漿總量已達到設計值的75%,且注漿壓力超過設計值。
(8)當注漿壓力長時間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現(xiàn)冒漿或周圍樁孔串漿,應改為間歇注漿,間歇時間宜為30~60min,或調低漿液水灰比。
采用間歇注漿的目的是通過一定時間的休止使已壓入漿提高抗?jié){液流失阻力,并通過調整水灰比消除兩種不正?,F(xiàn)象。實踐過程曾發(fā)生過高壓輸漿管接口松脫或爆管而傷人的事故,因此,操作人員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4、后注漿樁基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監(jiān)理要點。
(1)后注漿施工完成后應提供水泥材質檢驗報告、壓力表檢定證書、試注漿記錄、設計工藝參數(shù)、后注漿作業(yè)記錄、特殊情況處理記錄等資料。
(2)在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承載力檢驗應在注漿完成20d后進行,漿液中摻入早強劑時可于注漿完成15d后進行。


- ·根據《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guī)范》,由監(jiān)理單位長期保存的文件包括( )。
- ·根據《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guī)范》,由建設單位長期保存的文件包括( )。
- ·根據《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guī)范》在建設單位和工程監(jiān)理單位的保管期限分別是( )。
- ·關于建設工程監(jiān)理文件資料卷內排列要求的說法,正確的是( )。
- ·建設工程監(jiān)理文件資料的組卷順序是( )。
- ·2020年監(jiān)理工程師《質量控制》章節(jié)預習題:第二章第二節(jié)
- ·監(jiān)理工程師合同管理習題:擔保方式(8.15)
- ·招標文件與資格審査-監(jiān)理工程師基本理論和法規(guī)考點
- ·可以不招標的項目-監(jiān)理工程師基本理論和法規(guī)考點
- ·招標-監(jiān)理工程師基本理論和法規(guī)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