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期索賠的分析和計算方法
(一)工期索賠的分析
工期索賠的分析包括延誤原因分析、延誤責任的界定、網絡計劃(CPM)分析、工期索賠的計算等。
運用網絡計劃(CPM)方法分析延誤事件是否發(fā)生在關鍵線路上,以決定延誤是否可以索賠。在工期索賠中,一般只考慮對關鍵線路上的延誤或者非關鍵線路因延誤而變?yōu)殛P鍵線路時才給予順延工期。
(二)工期索賠的計算方法
1.直接法
如果某干擾事件直接發(fā)生在關鍵線路上,造成總工期的延誤,可以直接將該干擾事件的實際干擾時間(延誤時間)作為工期索賠值。
2.比例分析法
如果某干擾事件僅僅影響某單項工程、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的工期,要分析其對總工期的影響,可以采用比例分析法。
采用比例分析法時,可以按工程量的比例進行分析,例如:某工程基礎施工中出現了意外情況,導致工程量由原來的2800m3增加到3500m3,原定工期是40天,則承包商可以提出的工期索賠值是:
工期索賠值=原工期X新增工程量/原工程量=40×(3500-2800)/2800=10天
本例中,如果合同規(guī)定工程量增減10%為承包商應承擔的風險,則工期索賠值應該是:
工期索賠值=40×(3500-2800×110%)/2800=6天
工期索賠值也可以按照造價的比例進行分析,例如:某工程合同價為1200萬元,總工期為24個月,施工過程中業(yè)主增加額外工程200萬元,則承包商提出的工期索賠值為:
工期索賠值=原合同工期×附加或新增工程造價/原合同總價= 24×200/1200=4個月
3.網絡分析法
在實際工程中,影響工期的干擾事件可能會很多,每個干擾事件的影響程度可能都不一樣,有的直接在關鍵線路上,有的不在關鍵線路上,多個干擾事件的共同影響結果究竟是多少可能引起合同雙方很大的爭議,采用網絡分析方法是比較科學合理的方法,其思路是:假設工程按照雙方認可的工程網絡計劃確定的施工順序和時間施工,當某個或某幾個干擾事件發(fā)生后,使網絡中的某個工作或某些工作受到影響,使其持續(xù)時間延長或開始時間推遲,從而影響總工期,則將這些工作受干擾后的新的持續(xù)時間和開始時間等代入網絡中,重新進行網絡分析和計算,得到的新工期與原工期之間的差值就是干擾事件對總工期的影響,也就是承包商可以提出的工期索賠值。
網絡分析方法通過分析干擾事件發(fā)生前和發(fā)生后網絡計劃的計算工期之差來計算工期索賠值,可以用于各種干擾事件和多種干擾事件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工期索賠。
![刷題](/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1/04/596654.png)
![2025年一建方案](/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12/59805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