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2 19:12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電話站內設備布置應符合以近期為主、遠近期相結合的原則,并要滿足下列要求:
。1)安全適用和維護方便;
。2)便于擴充發(fā)展;
。3)整齊美觀。
2、話務臺室宜與電話交換機室相鄰,話務臺的安裝宜能使話務員通過觀察窗正視或側視到機列上的信號燈。
3、總配線架或配線箱應靠近自動電話交換機;電纜轉接箱或用戶端子板應靠近人工電話交換機,并均應考慮電纜引入、引出的方便和用戶所在方位。
4、電話站交換機的容量在200門及以下(程控交換機500門及以下),總配線架(箱)采用小型插入式端子箱時,可置于交換機室或話務臺室;當容量較大時,交換機話務臺與總配線架應分別置于不同房間內。
5、容量在360回線以下的總配線架落地安裝時,一側可靠墻;大于360回線時,與墻的距離一般不小于0.8m.橫列端子板離墻一般不小于1m,直列保安器排離墻一般不小于1.2m,掛墻裝設的小型端子配線箱底邊距地一般為0.6m.
6、電話站內機架正面宜與機房窗戶垂直布置。
7、如生產廠成套供應自動電話交換機的安裝鐵件,列間距離應按生產廠的規(guī)定,否則宜按下列規(guī)定:
。1)機列間凈距為0.8m,如機架面對面排列時,凈距為1~1.2m.
。2)機列與墻間作為主要走道時,凈距為1.2~1.5m;機列背面或側面與墻或其他設備的凈距不宜小于0.8m;當機列背面不需要維護時可靠墻安裝。
8、電話站內機列、總配線架、整流器和蓄電池等通信設備的安裝應采取加固措施。當有抗震要求時,其加固要求應按當地規(guī)定的抗震烈度再提高一度來考慮。
9、配線架與機列間的電纜敷設方法宜采用地面線槽或走線架。交直流線路可穿管埋地敷設。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