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給水排水 > 正文
2015-05-05 10:36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如何使用滅火器?
1.水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清水滅火器使用方法是在距離燃燒物10m左右,將滅火器直立放穩(wěn),摘去保險蓋,用手掌拍擊開后桿頂端,刺破二氧化碳貯氣瓶的密封片。清水在二氧化碳氣體壓力作用下,從噴嘴中噴擊。此時立即用一只手提起器頭上的提環(huán)。另一只手托住滅火器的底圈,將噴射水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隨著水流的縮減,要逐漸向燃燒物靠近,直至撲滅。在使用中切忌顛倒或橫臥,否則不能噴射。對能噴射霧狀水滴的清水滅火器,用于撲救可燃液體火災時,應讓霧狀水噴灑在燃燒物仁部火焰匕由近而遠向前推進,直至將火撲滅。
強化液滅火器使用方法與清水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
2.酸堿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時應手提簡體上部提環(huán),迅速奔到著火地點。決不能將滅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過分傾斜,以防兩種藥液混合而提前噴射。在距燃燒物6m左右,即可將滅火器顛倒過來,并搖晃幾次。使兩種藥液加快混合;一只手握住提環(huán),另一只手抓住筒體下的底圈,將噴出的射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同時隨著噴射距離的縮短,使用人應向燃燒處推進。
3.化學泡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可手提筒體上部的提環(huán),迅速奔赴火場。這時應注意不得使滅火器過分傾斜,更不可橫拿或顛倒,以免兩種藥劑混合而提前噴出。當距離著火點10m左右,即可將筒體顛倒過來,一只手緊握提環(huán),另一只手扶住筒體的底圈,將射流對準燃燒物。在撲救可燃液體火災時,如已呈流淌狀燃燒,則將泡沫由遠而近噴射,使泡沫完全覆蓋在燃燒液面上;如在容器內燃燒。應將泡沫射向容器的內壁,使泡沫沿著內壁流淌,逐步覆蓋著火液面。切忌直接對準液面噴射,以免由于射流的沖擊,反而將燃燒的液體沖散或沖出容器,擴大燃燒范圍。在撲救固體物質的火災時、應將射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滅火時,隨著有效噴射距離的縮短,使用者應逐漸向燃燒區(qū)靠近,并始終將泡沫噴射在燃燒物上,直至撲滅。使用時,滅火器應始終保持倒置狀態(tài),否則會中斷噴射。
4.二氧化碳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時可以手提也可以肩扛,在距燃燒物5m左右時,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手緊握開肩壓把。沒有噴射軟管的應把喇叭筒向上扳動90°。使用時,不能用手直接抓軟管和喇叭筒外壁以防凍傷手部。
滅火時,當可燃液體呈流淌狀燃燒時,應將滅火劑的噴流由近而遠向火焰噴射。如幾氧化碳噴射面小,可左右擺動喇叭筒噴射,直至將火全部撲滅。如果燃燒體在容器內燃燒,應從容器一側上方向燃燒的容器中噴射,但不能直接噴在燃燒液的液面上。
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時,一般要兩人操作。在距燃燒物飛10m左右處,可打開閥門至最大開度。
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在室內小空間使用時。滅火操作后,人員應盡快離開。以防窒息。
5.手提式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時,應手提滅火器提把,距燃燒物5m左右,放下滅火器。如果在室外使用,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
如果滅火器是外掛氣瓶式,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射軟管前端的噴嘴根部(如果有間歇噴射閥的,則握住該閥的開啟手把),另一只手提起貯氣瓶上的開啟提環(huán)。如果貯氣瓶的開啟是手輪式的,應快速將手輪按逆時針方向旋開到最大位置,隨即提起滅火器。當干粉噴出后迅速對準燃燒火焰根部噴射。
當滅火器是內置貯氣瓶式或貯壓式時,操作者應先將開啟壓把上的保險銷拔除,然后握住噴射軟管的噴嘴根部,另一只手將開啟壓把往下壓,打開滅火器,進行噴射滅火。
6.手提式1211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時應用手提滅火器的提把,迅速帶到距燃燒物處5m左右。先拔出滅火器保險銷,一手握住開啟提把,另一手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處,滅火器如無軟管則另一手扶住滅火器底圈。先將噴嘴對準燃燒處,用力握緊開啟提把,1211滅火劑即從噴嘴噴出。
當被撲救的可燃液體呈流淌狀燃燒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掃射,同時將滅火器快速推進,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在容器內燃燒,應對準火焰上部左右晃動掃射,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應迅速向前推進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
對準容器內液體燃燒處,不能直接噴射在液面上,以防可燃液體濺出。如果是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則應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在室外滅火時,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如在窄小空間滅火,滅火后滅火人員應迅速撤離。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