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給水排水 > 正文

建筑給排水知識:關于對煤水解決體系的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

2015-03-02 09:14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  【打印】【我要糾錯】

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主要利用煤泥水在離心力場的強化分離效果來達到濃縮和分級的目的。煤泥水在一定壓力下,沿切線方向由入料管射入,使旋流器內形成高速旋轉的下降和上升兩股液流,移向旋流器中心的液流由溢流管排出,稱溢流;沿旋流器器壁向下運動的液流經排料口排出,稱為底流。由于旋流器內各點懸浮液密度及切線速度都不相同,因此,物料分層過程是在一個復雜的密度場和速度場中進行的,因此,只能得出定性的分析,而得不到定量的計算數據。壓濾機壓濾機包括:真空過濾機、帶式壓濾機、箱式壓濾機(板框壓濾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利用壓力差來達到固液分離的效果。其區(qū)別在于真空過濾機利用負壓,而其它利用水力加壓即可。壓濾機被稱為洗煤廠洗水閉路循環(huán)的把關設備,它具有脫水效率高、工作可靠、生產費用低等優(yōu)點,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由于非連續(xù)生產,基建費用高,使大部分中、小洗煤廠望機興嘆。沉降過濾式離心脫水機沉降過濾式離心脫水機具有離心脫水和離心過濾兩種脫水作用,其占地面積小,產品分離徹底,但由于初期投資過大,運轉費用較高,而使其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煤水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在系統(tǒng)分析了現有煤泥水處理的多種方式后,提出了該系統(tǒng)要具備的幾種特征:投資成本低;生產成本低;適應性廣,可用于大中小企業(yè);連續(xù)生產,連續(xù)排料。根據以上幾種特征,提出了實驗用模型,它吸收了現有固液分離設備的多種優(yōu)點,采用壓力過濾、旋流分層、旋流去雜、重力沉降的原理。煤泥水在壓力作用下通過進料口切線進入旋流分層區(qū),在離心力作用下,強化分層效果,使煤泥重顆粒物質由于離心力作用沿筒壁下移,通過隔離漏斗進入沉降區(qū),隔離漏斗把旋流分層區(qū)和重力沉降區(qū)分隔開來,使沉降區(qū)旋轉速度降低,防止沉淀的煤泥旋起,有利于煤泥沉淀。沉淀區(qū)的上部澄清水,通過回水管回到分層區(qū),融入下一個循環(huán)。而在離心力作用下,煤泥中的輕顆粒物質,由于離心力作用,向分層區(qū)的中部集中,由于濾芯的阻擋,集于濾芯上部的周圍,進入集灰區(qū),由除灰管排出。通過離心分離、旋流分層、重力沉降、除灰,有效加強了濾芯4的過濾能力,并且由于分層區(qū)煤泥水的旋轉,使煤泥不易堵塞濾,增加了旋流去雜功能,從而保證了本系統(tǒng)的連續(xù)工作。通過濾芯的清水進入清水區(qū),由出水口排出。

通過理論計算,試制了一套煤水處理系統(tǒng)。濾芯采用北京鋼鐵研究總院8Lm~15Lm的燒結不銹鋼絲,煤泥水為配制的顆粒≤0.5mm,固體含量為1~3煤泥水,進水壓力為0.1MPa~0.25MPa,通過運轉,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出水達到清沏透明,優(yōu)于國家3類水要求,但出水量小于理論出水量70,對各種參數進行調整,無明顯變化,因此,對理論出水量Q理論增加系數雜質塞孔率A和粘性阻力B,即Q實際=ABQ理論,使實際和理論達到了統(tǒng)一,但仍需對此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即便如此,實用效果仍非常突出。本系統(tǒng)采用壓力過濾、旋流分層、旋流去雜、重力沉降等多種理論,結合了各種煤泥水處理設備的優(yōu)點,使其在低投資成本,低運轉成本的條件下,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積,達到了洗煤閉路循環(huán)的要求。出水達到國家3類水排放要求,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是大中小洗煤廠值得使用的環(huán)保產品。

責任編輯:soso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