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2 15:11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有多種,應用最多的是生化法。工藝流程又主要有兩類:一是以生化法為主體,以物化法為預處理的多級處理流程;二是以物化法為主體的多級處理流程。印染廢水經常規(guī)方法處理后,盡管隨著BOD和部分懸浮物的去除,色度也有一定程度降低,但處理后的廢水中仍具有較深的色澤,對排放和回用都不利,必須進一步脫色。
隨著染料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印染加工技術的進步,染料的化學結構與色澤的穩(wěn)定性大為提高,給物理和生化法處理增加了難度。若采用超濾膜過濾印染廢水,則可根據(jù)廢水中染料的種類、分子量大小、聚集狀態(tài)和水溶性等特點,只要膜材料和截留分子量選擇合適,就可獲得較好的過濾效果,實現(xiàn)染料的回收利用。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科院環(huán)化所就與北京光華染織廠進行了超濾法處理還原染料廢水的工業(yè)化試驗,采用了3.6rri2的外壓管式聚砜超濾器,在進口壓力0.22—0.24kPa,液溫40~55℃的條件下,運行了2000h,超濾染料廢水617m3,回收還原染料1036kg,超濾膜通量為20。30U(m2.h),脫色率為95%~98%,COD去除率為60%~90%,染料回收率大于95%。
超濾退漿廢水的工藝
濾后經過廢水緩沖罐送入超濾裝置,超濾通常有三段,將濃縮液中PVA的濃度提高到8%一14%,濃縮得的漿料儲存起來,返回到漿料槽中,和原漿料(含PVA10%~16%)一起再用于上漿過程。超濾透過水中含有約0.1%的PVA,透過水回用于退漿漂洗,從而減少了補充水和熱能消耗。
超濾退漿廢水的工藝在國外已經有較多工業(yè)化的應用。在國內,也一直有此方面的工業(yè)試驗和研究。例如湘潭織印染廠從日本引進一套處理量為2m3/h的PVA超濾處理裝置,并進行了退漿廢水回收的工業(yè)化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這套裝置可以將濃度為0.5%~1.0%的PVA廢水濃縮到PVA濃度為10%左右。透過水中PVA的脫除率高于95%。天津工業(yè)大學用自制的SPES/PES-C共混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進行了退漿廢水的濃縮試驗,膜的截留分子量為20000。料液(廢水)中PVA含量為0.1%.0.5%,溫度為80—85℃。操作時超濾人口壓力0.2MPa,出口壓力0.05MPa。結果當廢水中PVA的含量從0.5%濃縮到4.5010時,膜通量從82U(n12.h)降到了34U(IT12.h)。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