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7 16:23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園林令人舒心,這也正是造園的目的之所在。但園林能有這種情趣,還要有具體手法才能實現。在眾多的造園手法中,園林的布局(手法)是第一重要的。園林布局,猶如總體設計,所以先須理清園林內的基本形態(tài)和大小,園林的出入口在何處,園林四周的情況又如何。
園內基本形態(tài),是指地基的形狀,平整或者有起伏,有無水面,地形是方正還是不規(guī)則的、長條形的等等。蘇州拙政園地勢低洼,所以造園時用了許多水面。蘇州的怡園,其地形是東西長,南北狹;中間寬,兩頭窄,因此造園布局,便將主體置于中間,以大水池為中心,池南主體建筑藕香榭,池水山石,形成對景。從分區(qū)來說(園址大,須分區(qū)布局),一分為三,從入口至復廊為前園,以小空間為主,巧妙地利用建筑的隔擋、通透,小院圍合,自成一格;從復廊至面壁亭為中部,這里視野開闊,氣宇軒昂,為怡園之中心空間;從面壁亭一直向西至湛露堂,又為小空間,這里以畫舫齋為中心,并用圍墻相隔,將湛露堂隔出園外,從小門入,里面形成更小的空間,宜于靜養(yǎng)(原為家祠)。
蘇州的網師園是典型的東宅西園布局。園中又分東、西兩部分,東大西小,東部以大水池為中心來布局:東有射鴨廊,北有竹外一枝軒,西有月到風來亭,南有濯纓水閣。四面建筑均臨水,有垂釣之意。但東部園景其實還可以分南北兩部分,北以大水池為中心,南則以小山叢桂軒為中心,有蹈和館、琴室等,形成一個建筑群。過了月到風來亭,便是西區(qū),這里空間狹小,北有殿春?m,南有假山和冷泉亭,小巧、秀雅、靜謐。原來此處是書齋之空間。
南京的瞻園,其地形與蘇州怡園相反,是南北狹長的。入口在花園的東南角上,進園后,東為建筑物,西為山石池水,形成對比,但皆小巧雅致。向北到靜妙堂,這是園中的主體建筑,而且它又是分隔園區(qū)之物,將瞻園分為兩部分。堂之北有大水池,池東設在曲廊,池西設山亭,池北大假山,景觀豐富而有變化。這些都是造園主人之匠心了。所以計成在《園冶》中說:“三分匠,七分主人”。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