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交通工程 > 正文

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維護與管理問題的探討(2)

2010-09-21 17:35  來源于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2.2 技術交流培訓: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到設備生產廠家進行專項培訓,或聘請有關專家舉辦各種技術講座和新技術交流及運行維護經驗交流等活動,使維護人員更加全面掌握設備工作原理,不斷提高維護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使之更好的向專業(yè)化的維護方向邁進。

  2.3 日常維護總結:維護管理人員要善于總結,對運行期內出現的系統(tǒng)故障及處理方法要認真、系統(tǒng)的記錄在案,不斷加強技術經驗總結和信息交流,提高系統(tǒng)故障的可預見性,在技術和管理上提倡大膽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

  2.4 調動積極性: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注意維護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實行設備全員管理。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縱的方面,上至單位領導下至技術員、監(jiān)控員、收費員都參加設備管理工作;二是橫的方面,把與設備使用、維修、采購等有關部門都組織到設備管理中來,分別承擔相應的職責,具有相應的權利。這樣一來把使設備管理建立在職工群眾基礎之上,時刻有人關心設備運行情況。這是實現設備管理方針的基礎。

  3對于機電系統(tǒng)維護管理方面的幾點建議

  3.1 加強重視:由于高速公路機電設備幾乎是采用了國內乃至國際先進的產品,所以容易造成對機電系統(tǒng)維護管理問題重視不夠的現象,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由于機電系統(tǒng)設備故障有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一個潛在的微小故障有時會造成整個系統(tǒng)失敗,并且在我國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建設正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一些技術規(guī)范和設備運行狀況正處于探討和嘗試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特點模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維護管理制度和方法,服務于運營,健全和完善維護管理制度,加強對維護的重視。

  3.2 加強管理:加強管理不但要在工程建設中加強監(jiān)督和考察,不放過任何有關工程質量問題的死角和漏洞,而且在日常使用中更加注重管理,由于高速公路的封閉性不是很高,一些人為對機電系統(tǒng)設備的破壞時有發(fā)生,如通信井蓋、通信線纜、供電線路被盜,甚至交警安裝的超速抓拍系統(tǒng)也在高速公路整體被盜等現象普遍存在,另外有的人利用機電系統(tǒng)技術上的缺陷徇私舞弊,如逃繳通行費,貪污票款等,為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所以維護隊伍在加強檢查的同時要求路政和稽查等執(zhí)法部門加強巡邏和加大稽查力度,堅決打擊不良現象和不正風氣。

  3.3 加強建設:一支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維護隊伍建設對機電系統(tǒng)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維護人員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問題,這樣的隊伍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不但需要專業(yè)知識的強化,更需要經驗的積累,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作保障,是一個多方因素促成的問題。

  4結束語

  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是一個近十多年發(fā)展起來的全新行業(yè),所涉及技術、設備科技含量高,發(fā)展快、更新也快,運行維護管理體制也在隨之不斷發(fā)展變化。在三大系統(tǒng)的聯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中,存在許多課題沒有徹底解決,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探索,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瞄準行業(yè)管理和技術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充分吸收和運用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我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實際,努力探索并建立一條具有河北特色的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運行管理路子,為此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