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交通工程 > 正文

基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2010-09-26 15:14  來源于網(wǎng)絡  【  【打印】【我要糾錯】

  近年來,隨著公路建設的發(fā)展,大體積混凝土在公路建設中的運用越來越多,主要是用在大中型橋梁的基礎及樁基承臺上。其特點為混凝土設計強度高,單方水泥用量較多,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部溫度較一般混凝土要大得多,結構斷面內配筋較多,整體性要求較高;A結構大多埋在地下,要求抗?jié)B性能較高。從本人多年的施工和質量監(jiān)督經(jīng)驗來看,混凝土的溫升和溫降與表面系數(shù)有關,單面散熱的結構斷面最小厚度在75cm以上,雙面散熱在100cm以上,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外最高溫差預計超過25℃的混凝土結構,可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1 大體積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

  1.1 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

  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每克水泥放出的熱量達502.42J/g,因而使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升高,它在1~3天內放出的熱量是總熱量的一半;炷羶炔康淖罡邷囟榷喟l(fā)生在澆筑后3~5天內,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差過大時,就會產(chǎn)生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溫度應力與溫度成正比。而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與混凝土及水泥用量有關,即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縫的可能性也越大,當這種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內外的約束力時,就會產(chǎn)生裂縫。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關鍵就是控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差。

  1.2 內外約束條件的影響

  大體積鋼筋混凝土與地基澆筑在一起,當溫度變化時,受到下部地基的限制,因而產(chǎn)生外部約束力;炷猎谠缙跍囟壬仙龝r,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小,徐變和應力松馳度大,因而壓應力較小。但當溫度下降,產(chǎn)生較大的拉應力,若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混凝土會產(chǎn)生垂直裂縫;炷羶炔坑捎谒嗟乃療岫纬芍行臏囟雀,熱膨脹大,因而在中心產(chǎn)生壓應力,在表產(chǎn)生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和鋼筋的約束作用時,同樣會產(chǎn)生裂縫。

  1.3 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

  混凝土內部溫度是由于水泥水化熱的絕對溫度、澆筑溫度和混凝土的散熱溫度三者的疊加。其中澆筑溫度與外界氣溫有直接關系。外界氣溫越高,澆筑溫度也越高。當溫度下降快,會大大增加外層與內部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從而產(chǎn)生溫差和溫度應力,使大體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因此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外界氣溫溫差,也是防止裂縫的重要一環(huán)。

  1.4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包括混凝土的塑性變形、體積變形、干燥收縮和混凝土勻質性的影響;炷林80%的水分要燕發(fā),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隨著混凝土的繼續(xù)干燥而使20%的吸附水逸出,就會出現(xiàn)干燥收縮。而表面比中心干燥得快,因而在表面產(chǎn)生拉應力而出現(xiàn)裂縫。

  2 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

  某橋梁基礎為樁基承臺結構,其中一種類型承臺高度達4.5m,單個承臺混凝土澆筑量達155m3。由于厚度較大,混凝土澆筑方量較大,為了防止出現(xiàn)混凝土溫度裂縫,采取了分層澆筑留水平施工縫的方法,減少混凝土一次澆筑量。施工安排第一次混凝土澆搗厚度為2.5m,待混凝土初凝后在其表面注水20cm養(yǎng)護3天;然后再澆搗剩余部分,澆搗厚度2m。由于混凝土分層澆搗,分層面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的,在下層分層面預留Φ16鋼筋,水平間隔40cm,伸入上、下各50cm;地梁與地梁分層面采用Φ12鋼筋,水平鋼筋為50cm,伸入上、下各30cm。

  3 為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采取了如下措施

 。1)泵送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不大于0.6,混凝土塌落度應根據(jù)配合比要求嚴格控制,塌落度的增加應通過調整砂率和摻用減水劑解決,嚴禁在現(xiàn)場隨意加水增加水來增加塌落度并控制在10-14cm為宜。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須進行物料、機具、技術和現(xiàn)場準備外,應根據(jù)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屬材料和輔助設備的準備工作,如水泵、測溫設備等。

  (3)攪拌后的混凝土及時運抵澆灌地點并入模澆筑。在運送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灰漿流失、塌落度變化等現(xiàn)象,如發(fā)生離析現(xiàn)象,必須進行人工二次拌和后方可入模。

 。4)為了防止混凝土發(fā)生離析,當混凝土的自由傾落度超過2m時,采用串筒下料。

  (5)混凝土采用機械振搗。振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撥”,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棒上下略有抽動,以使上下振動均勻。每點振搗時間一般為20-30s為宜,但還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xiàn)氣泡及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分層澆筑時,振棒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振搗時要防止震動模板,并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預埋件等。每完成一段,應隨即用鐵鏟攤平拍實。

 。6)混凝土的養(yǎng)護。為了保證新澆筑的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縮而產(chǎn)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要在12h內加以覆蓋,并蓄水20cm養(yǎng)護不少于3天。

 。7)混凝土測溫。為了掌握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升和溫降的變化規(guī)律,對混凝土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測控制。測溫點的布置要有代表性,沿澆筑的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測點間距為80cm左右;平面則布置在邊緣和中間,平面測點間距取5m。采用預留孔洞的方法測溫,一個測溫孔只能反映一個點的數(shù)據(jù)。在溫度上升階段(1-3天齡期內)第2-4h測一次,溫度下降階段第8h測一次,同時應測大氣溫度。測溫工具選用半導體液晶顯示溫度計。在測溫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溫度差超25℃時,若在混凝土溫升階段,要盡量減少覆蓋,盡量讓其降溫;若在混凝土降溫階段,要及時加強保溫或延緩拆除保溫材料。

  (8)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層澆筑,上下層施工時間間隔較大,因此各澆筑層易產(chǎn)生泌水層,采用泵送混凝土時尤為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于是在混凝土分層澆筑面人為做成集水坑,將多余的水分集中后用隔膜泵抽水排出。

 。9)分層澆筑時,上層鋼筋的綁扎,應在下層混凝土經(jīng)一定養(yǎng)護,其強度達到1.2N/mm2及混凝土表面溫度與混凝土澆筑后達到穩(wěn)定時室外溫度之差在25℃以下時進行。

 。10)分層澆筑間隔時間,應以混凝土表面溫度降到大氣平均溫度為好,則水化熱溫升的峰值過后,一般為3-5天。工地采用相隔3天,分2次澆筑完。

 。1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模板承受著混凝土的側壓力及振搗的振動力,因此必須保證模板及其支撐體系的可靠性,防止模板產(chǎn)生過大的變形。在澆搗前必須認真檢查,并要充分濕潤。

延伸閱讀:施工技術 混凝土 公路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