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造價工程師《土建》資料:地基與基礎
地基與基礎
?。ㄒ唬┑鼗c基礎的關系
基礎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墻、柱等上部結(jié)構(gòu)的地下的延伸,是建筑物的一個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其傳給地基。地基是指基礎以下的土層,承受由基礎傳來的建筑物的荷載,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
?。ǘ┑鼗诸?/strong>
地基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兩大類。天然地基是指天然土層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不需經(jīng)過人工加固便可作為建筑的承載層,如巖土、砂土、黏土等。人工地基是指天然土層的承載力不能滿足荷載要求,經(jīng)過人工處理的土層。
人工地基處理的方法主要有:壓實法、換土法、化學處理法、打樁法等。天然地基施工簡單、造價較低,而人工地基比天然地基施工復雜,造價也高。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采用天然地基。
?。?)壓實法:地基土是由土壤顆粒、水、空氣三部分組成。當土壤中水及空氣含量過大時,土壤的承載力就低,且壓縮變形量也大。含水量大、密實性差的地基土,可預先人工加壓,排出一定量的空氣和水,使土壤板結(jié),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這種方法不消耗建筑材料,較為經(jīng)濟,但作業(yè)效率低。
(2)換土法:當?shù)鼗纳媳韺硬糠譃槌休d能力低的軟弱土(如淤泥、雜土)時,可將軟弱土層全部挖走,換成堅硬土(或墊上砂、碎石,或墊上按一定比較配制的砂石混合體),這種方法稱為換土法。這種方法處理的地基強度高,見效快,但成本較大。
(3)化學處理法:對局部地基強度不足的在建建筑物或已建建筑物,可以采用注入化學物質(zhì),促使土壤板結(jié),提高地基承載力。
?。?)打樁法,是將鋼筋混凝土樁打入或灌注入土中,由樁和樁間土層一起組成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常見的樁基有:鉆孔樁、振動樁、爆擴樁等。
![刷題寶](/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0/30/596480.png)
![2025年一級造價工程師招生方案](/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0/19/5962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