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1-08-18 15:03 土木工程網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準備工作
1.1基坑開挖邊線的確定;
基坑開挖的底邊線距離地下室外壁外側邊線800~1000mm,基坑開挖上邊線根據邊坡支護方案確定,即東、南邊按1:0.30~0.5放坡而定,西、北側垂直開挖。
1.2設置基坑外排水溝;
基坑頂外排水溝按現基坑支護排水溝滿足基坑土方開挖排水需求,排水溝應在市政排水溝前方設置沉定池將抽上的水沉淀后方能排進市政排水溝。
1.3修筑臨時道路;
視現場情況而定,修好臨時運土出車道,且盡量與工地以后施工道路合一,做到一次到位,省力省時省財。
1.4做好各種機械的調試工作。
2、土方工程開挖施工
2.1挖土機械和運土汽車的確定;
該工程的機械基坑土方開挖量約為1.2萬m3,由于二層地下室,開挖深度較深,基坑支護深度約為7.2~7.9米左右,計劃安排局部開挖一次挖到底,采用HD-700型的反鏟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進行挖土和運土。
考慮土壤的最初可松性系統(tǒng)KS=1.10,由于場地平坦而地層土質一般,挖土機的工作時間利用系數KB=0.7,土斗充盈系數KC=0.85.估計挖土機挖土時每次作業(yè)的循環(huán)延續(xù)時間為t=60S.采用HD-700型的反鏟挖掘機的斗容量為q=1.2m3.HD-700型的反鏟挖掘機臺班產量為800m3/臺班。
。1)挖土機數量
土方量Q=12000m3,挖土計劃工期T=8,則需配置挖土機數量為:N=/(≈2.94(臺)
考慮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為保證按期完成挖土任務,采用HD-700型的反鏟挖掘機3臺,在1#、2#、9#、10#樓基坑位置同時開挖,自卸車運土。
(2)自卸汽車臺班產量
甲方暫定8公里內運運距,選用10m3自卸汽車5輛。
2.2土方開挖方法
由于本工程土方開挖深度0.6~2.0~3.0米,土方開挖將采用如下方法:采用局部開挖,塔樓承臺、電梯基坑承臺用鋼板樁支護開挖(鋼板樁方案另行設計),裙樓及其他承臺按土方規(guī)范放坡開挖,開挖程序由深至不分級一次開挖到底的施工方法進行。
土方開挖路線將采取“溝端開挖法”進行開挖,將挖掘機停在各自基坑的端部即從東向西后退開挖,從基坑中間至幼兒園部位出,在其后所停汽車裝土運走。
為防止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地下室混凝土墊層及施工坡面砂漿層以下的土體受到擾動,導致地基承載力下降,挖土機開挖時,距基底標高留200mm,然后采用人工挖修至設計要求的標高面。因基坑在雨季施工可能要受坑內積水的影響,為減少浸泡降低土的承載力,考慮在施工混凝土墊層前,應視實際情況在基底先鋪一層碎石、砂,然后在其上澆混凝土墊層。
開挖過程中如遇孤石,采用風炮機進行破碎石方。
3、基坑內的排水、降水
1、基坑開挖范圍內土層主要為人工填土、粉質粘土及淤泥質土,且根據地區(qū)施工經驗,土層透水性較差,現場根據土方開挖的情況與地下水的情況考慮,分施工區(qū)設置一定數量的集水坑間距20-25米,在地下敷設110直徑的PVC排水管由各集水井連通,對開挖的承臺的積水用水泵進行抽水到集水坑,再用自動水泵抽上地面水溝,經上面水溝的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溝。
2、現場集水井和PVC排水管的布置:○1集水井的布置;在開挖承臺前首先在離基坑側邊1.0米處、距離20米做好2-3個集水井用PVC排水管連通,并在一集水井內置一臺自動潛水泵,將開挖好的承臺積水用水泵抽到集水井后潛水泵自動起動把水抽上基坑頂水溝,在承臺開挖一段落后,約20米設置集水井及埋設PVC排水管,○2PVC排水管的地下埋設必須按圖埋深不能暴露以免被現場挖掘機械損壞,PVC排水管的駁接用直通膠水連接。地下室側邊的每個集水井用PVC排水管引伸至底板外側作降水使用。
3、基坑的降水措施利用以上集水井及PVC排水管配合降水使用,具體做法及說明如下:1)集水井的磚砌至底板砼墊層底,在澆筑砼墊層前用碎石填滿集水井至砼墊層底,澆筑砼墊層時復蓋集水井,在砼底板有積水時水受壓力往集水井擠流,由于集水井及PVC排水管已全部慣通,側壁邊的降水井啟動抽水時該部位的水隨之往外排出,所以利用以上的排水措施代替降水盲溝降水。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