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2-09-25 14:37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綜合說明
1.1工程概況
××水電站工程位于××省××縣、××縣與××省××縣的三縣交界處,是黃河上游龍~青段梯級規(guī)劃的第五個大型梯級電站。壩址位于××東南方向的××峽谷出口處,距××市公路里程206km,距國家鐵路干線最近的××火車站公路里程99.7km,距上游××縣城30km.距在建的公伯峽水電站,河道距離55km.
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布置于壩址下游約1.5km的左岸峽谷出口,場地高程1806.0m-1824.0m.主要承擔廠房、引水發(fā)電系統(tǒng)、溢洪道、導流洞、混凝土防滲面板等整個工程的混凝土供應,混凝土總量110.34萬m3,施工高峰月澆筑強度為5.5萬m3,預冷混凝土出機口溫度≤12℃。
1.2施工現(xiàn)場條件
1.2.1水文、氣象條件
壩址以上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日溫差較大,無霜期短。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少雨,降水集中,蒸發(fā)量大,空氣干燥。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266.2mm,多年平均年蒸發(fā)量2131.4mm,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shù)2712.7h,最大風速24m/s,風向ESE,歷年平均風速為3.3m/s.各主要氣象特征見表1-1.
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146749k㎡,其中龍羊峽電站控制131420k㎡,占89.6%;龍~積區(qū)間流域面積為15329k㎡,占10.4%.龍羊峽為多年調節(jié)水庫,與下游劉家峽水庫聯(lián)合調度,改變了龍~劉區(qū)間河道的天然水文特性。××壩址汛期施工洪水主要由龍羊峽水庫調洪后下泄流量和龍~積段區(qū)間流量兩部分組成,同時考慮了上游已建的李家峽和在建的公伯峽水電站影響。
1.2.2 對外交通條件
××水電站壩址現(xiàn)有臨平(臨夏~平安驛)公路、民臨(××~臨夏)公路二條公路可通往壩址附近。
臨平公路:以××省臨夏市為起點,經××省××縣清水鄉(xiāng)、××縣城、化隆縣甘都鎮(zhèn)、化隆縣城、阿代到平安縣城。該公路平安驛至甘都段為寬8.5m的山嶺重丘區(qū)3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甘都鎮(zhèn)經××縣至清水鄉(xiāng)為寬8.5m平原微丘3級瀝青混凝土路面公路,路面狀況良好。從清水鄉(xiāng)至××壩址有新修的旅游二級公路通過,路寬7m, 現(xiàn)場區(qū)已修建臨時庫區(qū)橋和場區(qū)臨時干道,與該路在壩址上游木場村相接。
民臨公路:以××省××縣為起點,經巴州、古善、滿坪、官亭、大河家、××縣到××省臨夏市。該公路大部分為山嶺重丘區(qū)3級公路,其中××至大河家段為新修的3級山嶺重丘區(qū)公路,城鎮(zhèn)附近按平原微丘3級公路設計,路寬8.5m,路面狀況良好。從大河家黃河大橋左、右岸均有簡易公路可通至××壩址。
××水電站現(xiàn)有交通狀況良好,有兩條省級公路從壩址鄰近通過,為××電站建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
詳情請下載附件:某水電站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