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房建工程 > 正文
2012-09-17 09:17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工程概況介紹
1.1工程設計概況
××寺長江大橋南橋頭至黃桷灣立交橋之間。平場范圍長度方向為AK線外K0-K+960m,長約1000米,寬度方向為AK線與渝黔高速公路之間,寬約45米-300米,原始地貌標高與設計平場標高高差達50米,平場土石方量總計約為850000立方米。設計邊坡頂線位于渝黔高速公路路緣石外15米,邊坡頂線與高速公路之間地塊須作平場整理,標高基本等同于高速公路路面標高。邊坡類型包括格架式錨桿擋墻、棱形片石骨架護坡及片石護面墻,整個邊坡設計分別為1號、2號、3號邊坡,其中1號邊坡總長540米,位于邊坡里程樁號K0+420-K0+960m, 2號邊坡及過度段總長345米,位于邊坡里程樁號K0+75-K0+420m,3號邊坡總長75米,位于邊坡里程樁號K0+75-K0+0.00m.格架式錨桿擋墻護坡約為615米,棱形片石骨架護坡約為345米,片石護面墻長約960米。
1.2 工程地質環(huán)境條件
(1)氣候特征
場區(qū)屬于亞熱帶氣候,溫濕多雨,多年平均氣溫17.5℃-18.5℃,年平均相對濕度80%,絕對濕度17.6毫巴。區(qū)內多年平場降雨量116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
(2)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
場地位于南岸區(qū)雞冠石鎮(zhèn)附近,屬丘陵斜坡地貌,地形西高東低,斜坡坡向東,場地自北向面地形起伏較大,由多個山脊、溝谷組成。斜坡坡角4-28°斜坡高程200.0-246.3m,斜坡最大高差50m.
場地位于南溫泉背斜西翼,巖層產狀:傾向268°,傾角56°。巖石露頭實測裂隙5組,裂隙產狀:裂隙①傾向171-180°,傾角81-90°;裂隙②傾向101°傾角60-70°;裂隙③傾向58°,傾角45-48°;裂隙④傾向6°,傾角80-82°;裂隙⑤傾向118°傾角36°。巖體裂隙不發(fā)育,巖體較破碎-較完整,為厚-巨厚層狀結構巖體,硬性結構面,巖體結構面結合程度差。
(3)巖土分層
根據(jù)地質勘測,組成邊坡的巖體為Ⅲ類。組成斜坡的主要巖土層有全新統(tǒng)(Q4)的人工填土(Q4ml)、殘、坡積粉質粘土(Q4ed+dl),中下侏羅統(tǒng)自流井組(J1-2Z)的砂巖(Ss)、泥巖(Ms)。素填土(Q4ml):黃、紅褐等雜色,結構松散,稍濕,主要由粉質粘土夾砂巖,泥巖碎塊石組成。粉質粘土(Q4ed+dl):褐紅色?伤軤钸_,殘坡積成因。搖震反應無,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砂巖(Ss):黃色、灰白色。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并含少量云母。中細粒結構,鈣質膠結,巨厚層狀構造。泥巖(Ms):褐紅色、黃色、灰綠色、灰色。以粘土礦物為主。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
(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
場區(qū)為斜坡地帶,無大量富集地下水的地形條件,地下水不發(fā)育,僅有少量第四系土層中的孔隙型滯水和基巖裂隙水,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水量較小,對施工影響不大。據(jù)地勘,場區(qū)內地下水對砼無腐蝕性。
。5)地震
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化》(GB50011-2001)重慶市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6)不良地質現(xiàn)象
據(jù)地勘,場地未見滑坡、崩塌、危巖、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
1.3工程特點及施工條件概況
1.3.1工程特點概況
本工程屬土石方工程及邊坡治理工程:格架式錨桿擋墻、棱形片石骨架護坡、排水溝及片石護面墻。施工難度不大,但工期緊,施工采用常規(guī)的施工方法及合理組織施工即可完成目標。
1.3.2施工條件概況
施工現(xiàn)場"三通一平"基本完成,施工辦公、生活區(qū)臨時設施全部租用民房且與施工區(qū)域分開。
詳情請下載附件:彈子石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新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