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精華(77)
(二)涵洞的組成
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礎三部分和附屬工程組成。在地面以下,防止沉陷和沖刷的部分稱作基礎;建筑在基礎之上,擋住路基填土,以形成流水孔道的部分稱為洞身;設在洞身兩端,用以集散水流,保護洞身和路基使之不被水流破壞的建筑物稱為洞口,它包括端墻、翼墻、護坡等。
為防止由于荷載分布不均及基底土壤性質不同引起的不均勻沉陷而導致涵洞不規(guī)則的斷裂,將涵洞全長分為若干段,每段之間以及洞身與端墻之間設置沉降縫,使各段可以獨自沉落而互不影響。沉降縫間嵌塞浸涂瀝青的木板或填塞浸以瀝青的麻絮。
?。ㄈ┖吹臉嬙?/p>
1.洞身
洞身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的截面形式有圓形、拱形、矩形(箱形)三大類。
—般情況同一涵洞的洞身截面不變,但為充分發(fā)揮洞身截面的泄水能力,有時在涵洞進口處采用提高節(jié)。交通涵、灌溉涵和涵前不允許有過高積水時,不采用提高節(jié)。圓形截面不便設置提高節(jié),所以圓形管涵不采用提高節(jié)。
洞底應有適當?shù)目v坡,其最小值為0.4%,一般不宜大于5%,特別是圓涵的縱坡不宜過大,以免管壁受急流沖刷。當洞底縱坡大于5%時,其基礎底部宜每隔2~5m設防滑橫墻,或將基礎做成階梯形;當洞底縱坡大于10%時,涵洞洞身及基礎應分段做成階梯形,并且前后兩段涵洞蓋板或拱圈的搭接高度不得小于其厚度的1/4.
?。?)圓管涵。圓管涵以鋼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管涵最為常見。
鋼筋混凝土圓管涵在土壤的垂直及水平壓力作用下,靜力廠作性能良好。這種涵洞不僅混凝土的用量小,而且具有制造上的優(yōu)點,即鋼筋骨架和涵管本身制造簡單,圓形管節(jié)在移動時也很方便。一般可分為剛性管涵和凹鉸式管涵。
①剛性管涵。剛性管涵在橫截面上構成一個剛性環(huán),圓環(huán)厚度隨直徑大小和填土高度而變。
?、谒你q式管涵。采用四鉸式管涵的日的是為了降低圓管的應力,以節(jié)約材料。鉸分別布置在最大彎矩處,即涵洞的兩側及涵洞的頂部和底部。
由于四鉸式管較剛性管應力減小很多,所以它不僅可以縮小截面尺寸,減少配筋數(shù)量,而且可以采用純混凝土來建造。
?。?)拱涵。拱涵的洞身由拱圈、側墻(墻臺)和基礎組成。拱圈形狀普遍采用圓弧拱。側墻(涵臺)的斷面形狀,采用內壁垂直的梯形斷面。
?。?)矩形涵洞。蓋板涵是常用的矩形涵洞,由基礎側墻(涵臺)和蓋板組成??鐝皆?m以下的涵洞,可用石蓋板;跨徑較大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
蓋板涵的過水能力較圓管涵大,與同孔徑的拱涵相接近,施工期限較拱涵短,但鋼材用量比拱涵多,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較拱涵低。因此,在要求通過較大的排洪量,地質條件較差,路堤高度較小的設涵處,常采用蓋板涵,且常采用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