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交通工程 > 正文
2010-02-23 14:5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滑坡的原因
1)獅子山線路為山腰線,并且在該路段穿越山脊線,路基橫斷面為路塹斷面,由于公路的開通,破壞了山體的自然平衡。
2)該路段在公路修筑時,截水溝開挖之后,并沒有采用漿砌片石進行鋪砌,每當雨季時,雨水通過截水溝滲入土體中,人為地形成一破裂面。
3)路塹邊坡土質為粉質粘性土,滲水性較強,且原邊坡采用1∶0.75,邊坡并沒有采用任何防護措施,致使大量雨水滲入滑坡體內,使土體潮濕軟化及膨脹,降低了土的強度,土體重量的增加和C、∮值的減少使土體產生剪切破壞。
2滑坡滑動面的粗估
由于未進行地質勘探,在缺乏地質鉆探資料的情況下,只能在野外通過對滑坡體的觀察來確定其滑動面。對滑坡體的測量可知滑坡壁的準確位置。滑坡壁實際上是滑動面上部的露頭,而又通過對原有公路的觀察,確定路中心的位置為滑舌;嗍侵冈诨w的前部,形如舌狀伸出的部分,同樣通過線路右側排水溝的觀察,它只是由于瀝青路面的推移而引起的破壞,而不是由于滑坡體的滑動而產生的剪切破壞。
在滑體的前部和滑動面上部的露頭位置確定后,假定滑動面為圓弧,恢復原路塹1∶0.75的邊坡,根據(jù)計算的經(jīng)驗,最危險滑動圓弧的圓心是在一條輔助線上,輔助線的位置可采用4.5H法或36°法,在輔助線上找出一圓心O點和曲線半徑R,使其作出的圓弧線通過滑體的前部和滑動面上部的露頭,則圓心O點即為最危險滑弧圓心的位置。
3滑坡的防治
對于該路段滑坡的防治,可從以下幾方面結合進行。
3.1減重
減重就是在滑坡后緣挖除一定數(shù)量的滑體而使滑坡穩(wěn)定下來。它適用于推動式滑坡,并且滑床上陡下緩,滑坡后緣及兩側的地層穩(wěn)定的情況;聹p重只能減少滑體的下滑力,不能改變其下滑的趨勢,因此,減重常與其他整治措施配合使用。該路段滑坡體的坡度大約為1∶1.26,現(xiàn)把該路段的路塹邊坡1∶0.76改為1∶1和1∶1.25,除下邊坡采用1∶1以外,其余均采用1∶1.25,并且每8m設置2m寬的平臺。路塹邊坡確定之后,可分別驗算現(xiàn)滑動面的穩(wěn)定性(采用殘余強度或相應的C∮殘、∮殘值,C∮殘=14kPa,∮殘=0,r=20.4kN/m3)以及現(xiàn)路塹邊坡土體的穩(wěn)定性。求出最危險滑動圓弧的圓心和滑動面,采用極限強度t極相應的C極、∮極的取值,根據(jù)韶關地區(qū)粉質粘性土取其平均值為C=26.5kPa,∮=15.8,r=19.4kN/m3,驗算過程請參閱有關的書籍。
3.2支擋工程
該滑坡路段采用的支擋工程為抗滑擋土墻。擋土墻的基礎須埋入完整巖層內不小于0.5m,或者埋入穩(wěn)定堅實的土層內不小于2m,并置于可能向下發(fā)展的滑面以下,即應考慮到設置抗滑擋墻后由于滑體受阻,滑面可能向下延伸,該抗滑擋土墻采用片石砼澆筑,墻背回填0.5m寬的砂礫,使之形成一縱向滲溝,以減少墻背的土壓力,并人為地使粗顆?拷鼔Ρ,并且對擋墻泄水孔的設置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防止堵塞泄水孔。另外,路基邊溝應和擋墻一起澆筑,以防地表水下滲?够瑩跬翂Φ膬(yōu)點是山體破壞少,穩(wěn)定滑坡收效快。擋土墻的斷面尺寸可分別根據(jù)現(xiàn)滑面從殘存滑體的薄弱部分剪出時的推力以及現(xiàn)修改邊坡在各種不利因素下的滑坡推力來確定(計算方法略)。
3.3排水
路基范圍內的排水系統(tǒng)通過截水溝、平臺水溝、邊坡的排水,以及縱向邊溝和路拱橫坡收集路基范圍內的雨水,再通過邊溝或涵洞把水盡快引出路基以外,使路基范圍內的土體保持相對的干燥狀態(tài)。
1)截水溝:應設在滑坡可能發(fā)展的邊界5m以外,收集滑坡體以外或路基以外的地表水,應予攔截引離,采用漿砌片石鋪砌。
2)坡面平臺溝:采用漿砌片石加固,收集每層的坡面水,通過縱向排水,把水盡快匯集、引入到截水溝中,其作用是分層攔截地表水,避免由于匯水面積過大而引起的邊坡沖刷破壞。
3)坡面的防護:對路塹邊坡的綠化工程是配合地表排水的一項有效措施,特別對滲水嚴重的粘性土滑坡和淺層滑坡效果顯著。噴草子不受季節(jié)性的影響,邊坡面草可滯緩坡面徑流流速,防止沖刷,減少下滲,避免坡面泥土淤塞溝槽。
4)對下邊坡采用人字架型漿砌片石骨架加噴草子來穩(wěn)定路塹邊坡。
4結語
挖方邊坡穩(wěn)定性問題非常復雜,影響因素包括地質和土質條件、地下水滲流、地應力變化等。許多邊坡的破壞出現(xiàn)在竣工后的營運期內,破壞同時間有關。路塹邊坡的設計現(xiàn)狀是:基礎研究工作薄弱,原始土性資料少,重經(jīng)驗設計,并且對土工物理力學試驗所得的C、∮值相差較大,這就不可能為理論計算提供精確的數(shù)據(jù)?傊瑢υ摶侣范握蔚闹笇枷胧牵和晟婆潘,放緩邊坡,下?lián)跎献o,穩(wěn)定坡腳,外封內排,對其整治的效果還有待于以后的觀察。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