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文苑漫步 > 正文

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

2010-07-12 11:38  來源于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1、高空作業(yè)防護

  1.1起重機吊磚:使用上壓式或網罩式磚籠。

  1.2起重機吊砌磚:使用摩擦式砌塊夾具。

  1.3安全網。

  1.3.1平網

  1.3.1.1從二層樓面起設安全網,往上每隔四層設置一道,同時再設一道隨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網;

  1.3.1.2網繩不破損,生根牢固、繃緊、圈牢、拼接嚴密,網桿支桿用鋼管為宜,毛竹梢徑不少于7.5cm;

  1.3.1.3網寬不少于2.6m,里口離墻不大于15cm,外高內低,每隔3m設支撐,角度45。

  1.3.2立網1.3.2.1隨施工層提升,網高出施工層面1米以上;

  1.3.2.2網之間拼接嚴密,空隙不大于10cm。

  1.4圈梁施工搭設操作平臺或小擱腳手,扶梯間搭操作平臺。

  2、洞口監(jiān)邊防護

  2.1預留洞口

  2.1.1邊長或直徑在20~50cm的洞口,可用砼板內鋼筋或固定蓋板防護;

  2.1.250~150cm的洞口,可用砼板內鋼筋貫穿洞徑構成防護網,網格大于20cm要另外加密;

  2.1.3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設護欄,洞口下張安全網,護欄高1米設二道水平桿;

  2.1.4預制構件的洞口,包括缺件臨時形成的洞口參照上述原則防護或架設腳手板滿鋪竹笆固定防護;

  2.1.5垃圾井道、煙道,隨樓層砌筑或安裝消除洞口或參照預留洞口要求加以防護;

  2.1.6管籠施工時,四周設防護欄,并設明顯標志(尺寸同上)。

  2.2電梯井門口:安裝固定柵或護欄。

  2.3樓梯口:

  2.3.1分層施工樓梯口裝臨時護欄。

  2.3.2梯段每邊設糧食市場防護欄桿(用鋼管或毛竹)。

  2.3.3頂層樓梯口,隨施工裝正式欄桿或臨時護欄。

  2.4陽臺臨邊:利用正式陽臺欄板,隨樓層安裝軌裝設臨時護欄,間距大于2米設立柱(尺寸同上)。

  2.5框架結構:

  2.5.1施工時,外設腳手不低于操作臺面,內設操作平臺。

  2.5.2周邊架設鋼管護身欄。

  2.5.3周邊無柱時,板口頂埋短鋼管,供裝鋼管臨時護欄立管用。

  2.5.4高層框架無外腳手時,外設小眼安全網。

  2.6深坑防護:深坑頂設防護林帶欄桿,行人坡道須設扶手及防滑措施(深度2米以上)。

  2.7底層通道口:固定出入口通道,搭設防護林帶棚,棚寬大于道口,多層建筑棚頂滿鋪木板或竹笆,高層建筑棚頂須雙層鋪設。

  2.8杯型基礎、鋼管樁上口:未填土的鋼管上口應及時加蓋,杯型基礎深度在1.2米以上拆模后及時加蓋。

  3、垂直運輸設備防護3.1井架:

  3.1.1井架下部三面瘩防護林帶棚,正面寬度不小于2米,兩側不小于1米,井架高度超過30米棚頂須雙層。

  3.1.2井架底層入口處設有外壓門,樓層通道口設有安全門,通道兩側設護欄、下設踢腳笆。

  3.1.3井架吊籃設內落門,沖頂限位、彈閘等防護安全裝置。

  3.1.4井架底部設有可靠的接地裝置,且成組。

  3.1.5井架本身腹桿及連接螺栓齊全,浪風繩及與建筑物的硬支撐按規(guī)定搭設齊全牢固。

  3.1.6臨街或人流密集區(qū),在防墜棚以上三面包安全網防護。

  3.2腳手架3.2.1注意材質,不得鋼竹混搭、高層腳手應經專門設計計算。

  3.2.2立桿底部回填土堅實平整。

  3.2.3按規(guī)定設置拉撐點,剪刀撐用鋼管,接頭搭接不小于40cm。用毛竹篾戶不小于五道。

  3.2.4每隔四步要鋪隔離笆\伸足墻面;二步架起及以上外側設檔腳笆或安全掛網。

  3.2.5要設登高對環(huán)扶梯,設在外側配防護欄桿。轉彎平臺須設二道水平欄桿。

  3.2.6高層腳手外側,從第二步架至第五步架間應全部設防護欄桿和擋腳笆,五步架以上設欄桿外,應設安全笆和安全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qū)則從第二步架起全部設安全笆和安全網,腳手四角均設接地保護和防雷裝置。

  3.3人貨兩用電梯:

  3.3.1電梯下部三面搭設雙層墜棚,搭設寬度正面不小于2.8米,兩側不小于1.8米,搭設高度為4米。

  3.3.2必須設有樓層通訊裝置傳話器。

  3.3.3樓層通道口須設防護門及明顯標志,電梯吊籠停層后與通道橋之間的間隙不小于10cm,通道橋兩側須設有防護欄桿和擋腳笆。

  3.3.4必須通訊裝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底部排水暢通。

  3.3.5吊籠門上要掛設起重量、乘人限額說明牌。

  3.4塔吊:

  3.4.1“三保險”、“五限位”齊全有效。

  3.4.2夾軌器齊全。

  3.4.3路軌縱、橫向高低差不大于1‰,路軌兩端設緩沖器(即碰頭)離軌端不小于1米。

  3.4.4路軌橫拉桿兩端各設一道,中間桿距不大于6米。

  3.4.5鐵軌接地兩端各設一組,中間派間距不大于25米,電阻不大于4歐姆。

  3.4.6軌道內排水通暢,移動部位電纜嚴禁有接頭。

  3.4.7軌道中間嚴禁堆雜物,路軌兩側和兩端外堆物必須距離塔吊回轉臺尾部50cm以上。

  4、現場安全用電

  4.1現場臨時變配電所:

  4.1.1高壓露天變壓器間面積不小于3×3米,低壓配電間應鄰靠高壓變壓器間,其面積亦不小于3×3米,圍墻高度不低于3.5米,室內地坪滿鋪素砼,室外四周做80cm寬砼散水坡。

  4.1.2變壓器四周及配電板背面凸出部位,須有不小于80cm的安全操作通道配電板下沿離地面為1米。

  4.1.3配電掛箱的下沿離地面不少于1.2米。

  4.2現場下桿箱:

  4.2.1電箱應裝有雙扇開啟門,并有門鎖、插銷,漆上指令性標志和統(tǒng)一編號。

  4.2.2電源線進箱有滴水彎,進線必須先進入熔斷器后再進開關,箱內要配齊接地接零排,金屬電箱外殼應設接地極保護。

  4.2.3電箱內分路凡采用分路開關、漏電開關其上方都要單獨熔斷保護。

  4.2.4箱內要單獨設置單相三眼插座,上方要裝漏電保護自動開關,現場使用單相電源的設備必須配用單相三眼插頭(有雙重絕緣除外)。

  4.2.5凡手提分路流動電箱,外殼要有可靠的保護接地,內容1A鐵殼開關或按用量配上分路熔斷器。

  4.2.6要明顯分開“動力”、“照明”、“電焊機”使用的插座。

  4.3用電線路

  4.3.1現場電氣線路必須按規(guī)定架空敷設堅韌橡皮線或塑料護套軟線。在通道或馬路處可采用加保護管埋設地下,樹立標志,接頭必須架空或設接頭箱。

  4.3.2手持移動電具的橡皮電纜,引線長度不應超過5米,不得有接頭。

  4.3.3現場使用的移動電具和照明燈具一律用軟貨橡皮線,不準用塑料膠質線代替。

  4.3.4現場大臨設施的電線安裝,凡使用橡皮或塑料絕緣線,必須瓷柱明線架設。

  4.4接地裝置4.4.1接地體可用角鋼,鋼管不少于二根,入土深度不小于2米,二根接地體之間間距不小于2.5米,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

  4.4.2接地線可用絕緣銅線或鋁芯線,嚴禁在地下使用裸鋁導線作為接地線,接頭處應采用焊接壓接等可靠連接。

  4.4.3橡皮電纜芯線中“黑色”或“綠、黃雙色”線作為接地線。

  4.5高壓線防護

  4.5.1在輸電線路附近施工,須搭設毛竹防護架。

  4.5.2在高壓線附近搭設井架、腳手架外側在高壓線水平上方,全部設安全網。

  5、中小型機具防護

  5.1拌和機及砂漿機:

  5.1.1必須有防雨頂棚。

  5.1.2排水必須暢通,設有排水溝和沉淀池。

  5.1.3拌和機操縱桿必須有保險裝置。

  5.1.4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拉鏟用36伏低壓電。

  5.1.5砂石籠的擋墻必須堅固牢靠。

  5.1.6臥式砂漿機拌筒防護柵齊全。

  5.2卷揚機:

  5.2.1露天操作應搭設操作棚。

  5.2.2必須配備繩筒保護。

  5.2.3開關箱的位置必須正確放置,禁用倒順開關,操作視線必須良好,凡用按妞開關,在操作人員處設有斷電開關。

  5.3電焊機:

  5.3.1必須一機一閘并裝有隨機開關。

  5.3.2一、二次電源接頭處有防護林帶裝置,二次線使用線鼻子。

  5.4乙炔器、氧氣瓶:

  5.4.1安全閥應裝設有效,壓力表應保持靈敏準確,回火防止器必須保持一定的水位。

  5.4.2乙炔器和氧氣瓶間距應大于5米,與明火操作距離應大于10米,不至于放在高壓線下。

  5.4.3乙炔器皮管為“黑色”、氧氣皮管為“紅色”,皮管頭子用軋子軋牢。

  6、木工機械

  6.1必須有可靠靈活的安全防護裝置,圓鋸沒有松口刀,軋刨沒有回彈安全裝置,外露傳動部位,均須有防護罩。

  6.2木工棚內必須有消防器材。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