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監(jiān)理師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 > 設備監(jiān)理師 > 復習指導 > 正文

設備監(jiān)理師《實務與案例》:防磨技術

2015-01-21 13:30 來源:來源于網絡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防磨技術

  1.管件的防磨結構設計

  (1)活肘板的防磨彎頭某種特殊結構的防磨彎頭?紤]到彎頭的磨損一般發(fā)生在背部,該彎頭在背部設計了可拆卸的肘板。當肘板磨穿后,不必將整個彎頭更換,只需將肘部四只螺絲拆下換上新的肘板即可。不僅節(jié)省了維修費用,而且省時、省力、靈活方便。

  (2)梯形襯板防磨彎頭將彎頭肘部內壁鑄成梯形結構,可使物料與彎頭垂直撞擊,變劃痕磨損為撞擊磨損,避開劃損最為嚴重的20°~30°的碰撞角,從而可以延長彎頭的使用壽命。此結構的弊端是增大了彎頭的局部壓損。

 。3)矩形截面防磨彎頭矩形結構的彎頭可使物料分散撞擊肘板表面,并在管壁外側襯有耐磨材料制成的襯板,且采用可更換結構。該結構彎頭使用壽命較長,而且制造、更換方便。

  2.耐磨管材

  工作壓力、工作溫度和耐磨蝕性是選擇氣力除灰管道材料的主要依據。耐磨管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普通碳鋼管,例如q235—a.f螺旋焊接鋼管、10號無縫鋼管。另一類是耐磨管道,包括低合金鋼管、合金鑄鐵管、各種復合管、陶瓷管、襯膠管、聚酯材料管道、鑄石管道等。

  某工程項目,建設單位通過招標選擇了一具有相應資質的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理單位承擔施工招標代理和施工階段造價控制工作,并在中標通知書發(fā)出后第45天,與該監(jiān)理單位簽訂了委托合同。之后雙方又另行簽訂了一份酬金比中標價降低10%的協議。

  在施工公開招標中,有A、B、C、D、E、F、C、H等施工單位報名投標,經監(jiān)理單位資格預審均符合要求,但建設單位以A施工單位是外地企業(yè)為由不同意其參加投標,而監(jiān)理單位堅持認為A施工單位有資格參加投標。

  評標委員會由5人組成,其中當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的招投標管理辦公室主任1人、建設單位代表1人、政府提供的專家?guī)熘谐槿〉募夹g經濟專家3人。

  評標時發(fā)現,B施工單位投標報價明顯低于其他投標單位報價且未能合理說明理由; D施工單位投標報價大寫金額小于小寫金額;F施工單位投標文件提供的檢驗標準和方法不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H施工單位投標文件中某分項工程的報價有個別漏項;其他施工單位的投標文件均符合招標文件要求。

  建設單位最終確定G施工單位中標,并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與該施工單位簽訂了施工合同。

  工程按期進入安裝調試階段后,由于雷電引發(fā)了一場火災;馂慕Y束后48小時內,G施工單位向項目監(jiān)|考試|大|理機構通報了火災損失情況:工程本身損失150萬元;總價值100萬元的待安裝設備徹底報廢;G施工單位人員燒傷所需醫(yī)療費及補償費預計15萬元,租賃的施工設備損壞賠償10萬元;其他單位臨時停放在現場的一輛價值25萬元的汽車被燒毀。另外,大火撲滅過程中G施工單位停工5天,造成其它施工機械閑置損失2萬元以及按照工程師指示留在現場的管理保衛(wèi)人員費用支出1萬元,并預計工程所需清理、修復費用200萬元。損失情況經項目監(jiān)理單位工程師審核屬實。

責任編輯:亮亮
班次推薦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經典班次組合 專家在線答疑!

特色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特色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精品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精品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名師定期直播 一對一跟蹤教學

實驗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實驗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3套預測題+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大數據分析小灶教學 私人定制服務!

定制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定制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以知識點為單元 十分鐘一堂課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報同科目輔導 享7折優(yōu)惠!

最新資訊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