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電氣工程 > 正文
2016-03-22 15:03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試驗回路接線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試驗工作應注意選用合適的儀表,整定試驗所用儀表的精確度應為0.5級,測量繼電器內部回路所用的儀表應保證不致破壞該回路參數(shù)值,如并接于電壓回路上的,應用高內阻儀表;若測量電壓小于1V,應用電子毫伏表或數(shù)字型電表;串接于電流回路中的,應用低內阻儀表。絕緣電阻測定,一般情況下用1000V搖表進行。
2、試驗回路的接線原則,應使通入裝置的電氣量與其實際工作情況相符合。例如對反映過電流的元件,應用突然通入電流的方法進行檢驗;對正常接入電壓的阻抗元件,則應用將電壓由正常運行值突然下降、而電流由零值突然上升的方法,或自負荷電流變?yōu)槎搪冯娏鞯姆椒ㄟM行檢驗。
在保證按定值通知書進行整定試驗時,應以上述符合故障實際情況的方法作為整定的標準。
模擬故障的試驗回路,應具備對裝置進行整組試驗的條件。裝置的整組試驗是指自裝置的電壓、電流二次回路的引入端子處,向同一被保護設備的所有裝置通入模擬的電壓、電流量,以檢驗各裝置在故障及重合閘過程中的動作情況。
3、對于復雜裝置的檢驗,其模擬試驗回路尚應具備如下的條件。
1)試驗電流、電壓的相對相位能在0°~360°范圍內變化。試驗電壓一般為三相四線制,試驗電流一般可為單相式,但應具備通入三相的條件。單相式的電流值應能在50A內均勻調節(jié),而模擬三相短路的電流,則應不小于20A.
2)要有模擬故障發(fā)生與切除的邏輯控制回路,一般應能模擬以下各種情況。
(1)各種兩相短路、兩相短路接地及各種單相接地故障。
。2)同時性的三相短路故障,三相短路的不同時性不大于1.0ms的故障。
。3)上述類型的故障切除、重合閘成功與重合閘不成功(瞬時性短路與永久性短路)。
。4)由單相短路經規(guī)定延時后轉化為兩相接地或三相短路故障(對綜合重合閘的檢驗及某些事故后的檢驗)。
。5)為進行縱聯(lián)保護兩側整組對試所需要的模擬外部及內部短路發(fā)生及切除的遠方控制回路。
4、在檢驗綜合重合閘或單相重合閘裝置時,為減少斷路器的跳合閘次數(shù),應準備滿足以下基本要求的專用的三相斷路器分相操作模擬回路。
1)與實際電流值基本相同的模擬分相跳、合閘回路。
2)與斷路器跳、合閘回路的輔助觸點轉換性能、時間相似的邏輯回路。
3)與控制屏斷路器位置監(jiān)視燈功能相似的光指示回路。
5、裝置動作時間測試回路的接線方式應滿足以下要求。
1)對裝置回路內個別繼電器動作時間的測試,應做到盡可能不拆動或少拆動回路上的接線。
2)對同一裝置內動作時間有相互配合要求的繼電器,除單獨測定各繼電器自身的動作時間外,應按回路相互動作關系直接測量有配合要求的繼電器動作時限的實際差值,以掌握其裕度。
3)裝置所測定的動作時間應是以向被試裝置通入模擬的故障電壓、電流量開始到裝置向斷路器發(fā)出跳閘脈沖為止的全部時限。
模擬故障發(fā)生與起動的電秒表計數(shù)時間差,除特殊要求者外,一般應小于5ms.
4)用電秒表測量保護動作時間,應注意測試時的電源頻率,如頻率有偏差時,應對所測定的時限進行修正。
主系統(tǒng)裝置動作時間的測定,應選用不受電源頻率影響的電子毫秒表進行。
6、對高頻收發(fā)信機檢驗,應注意選用頻率范圍合適的電子儀表,儀表測量端子的接地或低電位端子的連接方式應遵守儀表使用的規(guī)定,防止造成錯誤的測量結果。
高頻頻率的測試應用數(shù)字頻率計進行。
7、在向裝置通入交流工頻試驗電源前,必須首先將裝置交流回路中的接地點斷開,除試驗電源本身允許有一個接地點之外,在整個試驗回路中不允許有第二個接地點,當測試儀表的測試端子必須有接地點時,這些接地點應接于同一接地點上。
規(guī)定有接地端的測試儀表,在現(xiàn)場進行檢驗時,不允許直接接到直流電源回路中,以防止發(fā)生直流電源接地的現(xiàn)象。
8、保護裝置中若采用晶體管或集成電路元器件,檢驗時注意如下問題,以避免元器件損壞。
1)裝置屏應可靠與變電站(電廠)的接地網相連接。
2)規(guī)定有接地端的測試儀表,不允許直接接到元器件回路中。
3)要有防止靜電感應電源引入元器件的措施,例如工作人員接觸元器件時,人身要有接地線;測試儀表連接線不致引入感應電源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