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6 13:31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郝久古(Khaju Bridge)郝久古橋是伊朗,也是世界聞名的橋梁,由伊朗王二世于1660年在一座古橋的基礎上建造的。長約105米,橋面寬14米左右,共有23孔。
郝久古橋還是薩法維時代國王舉行盛典的地方。據說當年國王在郝久古橋中央,而每個大臣占據各個空洞,觀看大典。
這座宏偉壯觀的靚橋橫跨在Zayandeh河上,是伊朗最有名的大橋之一。
它既是一座橋,也是一座壩。當橋洞封閉時,橋兩側的水位便會產生變化。橋有兩層拱隆,采用不同顏色的地磚區(qū)分開。在橋中央,還有兩個很大的亭子,叫做國王會客廳。
除了讓人瞠目的石基之外,色彩鮮明的瓦片及17世紀的獨創(chuàng)繪畫,也讓這座橋惹人注目。而且它同時發(fā)揮三項功能——通道、攔河壩及休閑場所。
郝久古橋不僅是一樣交通工具,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還是一件藝術品。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其全盛期時,也是最為優(yōu)雅的城市之一。同樣迷人的還有橫臥在Zayandeh河上的郝久古橋,這座大橋是在1650年由阿拔斯大帝命令建造的,另外阿拔斯大帝還下令在伊斯法罕建了很多著名的清真寺和宮殿。大橋建在一個大壩頂上,橋上的滑動式閘門可以提升水位來灌溉農田,同時,這座擁有24個橋孔的大橋也很快成為了情侶約會的浪漫場所。大橋外觀優(yōu)美,就連國王也被其魅力所征服,他在橋里修建了自己的宮殿,用來接待皇室成員。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