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關系著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命脈,保障設備可靠性,發(fā)揮其在役期最大出力,維系持續(xù)穩(wěn)定的生產,同時降低其購置及維修成本,是企業(yè)有效獲得利潤的直接保障。
傳統(tǒng)的設備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設備在役期間的運行維修管理,其出發(fā)點是設備可靠性的角度出發(fā),具有為保障設備穩(wěn)定可靠運行而進行的維修管理的相關內涵。包括設備資產的物質運動形態(tài),即設備的安裝、使用、維修直至拆換,體現(xiàn)出的是設備的物資運動狀態(tài)。
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側重整個設備相關價值運動狀態(tài),其涵蓋購置投資、折舊、維修支出、報廢等一系列資產壽命周期的概念,其出發(fā)點是整個企業(yè)運營的經濟性,具有為降低運營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內涵,體現(xiàn)出的是資產的價值運動狀態(tài)。
現(xiàn)代意義上的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涵蓋了資產管理和設備管理雙重概念,應該稱為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為合適,它包括了資產和設備管理的全過程,從采購、(安裝)使用維修(輪換)報廢等一系列過程,既包括設備運維管理,也滲透著其全過程的價值變動過程,因此考慮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要綜合考慮生產 設備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一、目的
研究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管理,其目的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項:
。1)追溯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的價值變動記錄,分析企業(yè)生產運營中的關鍵成本環(huán)節(jié),結合設備經濟性分析,分析資產投資價值,為優(yōu)化后續(xù)資本投入提供翔實的數(shù)據;
。2)通過在役期的故障及維修記錄,輔助檢修策略的制定,挖掘設備潛力,使其可靠服役 期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長;
。3)通過維修費用及故障曲線統(tǒng)計分析,及時做出設備資產更換決策;
。4)削減資產管理中的盲區(qū),使設備資產使用全過程可控、在控,規(guī)范2級庫管理及設備資產報廢管理。
二、階段
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采購期。在投資前期做好設備的能效分析,確認能夠起到最佳的作用,進而通過完善的采購方式,進行招標比價,在保證性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進行最低成本購置;
。2)庫存期。設備資產采購完成后,進入企業(yè)庫存存放,屬于庫存管理的范疇。當生產人員領料后,在安裝期前,將設備置于庫存管理之外,屬于2級庫范疇,應規(guī)范管理2級庫,避 免設備資產不在帳情況;
。3)安裝期。此期限比較短,屬于過渡期,若此階段沒有規(guī)范管理,很可能造成庫存與在役期之間的管理真空,為具有檢修隊伍單位的檢修2級庫資產沉淀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不利于設備全過程的追蹤,因此要補充對于此期間的管理,使其成為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一個重要的銜接點。除新建企業(yè)外,一個設備資產的安裝期往往是與另一設備資產的輪換期或報廢期相對應,因此也需要同時進行另一設備資產周期轉換的相應處理;
。4)在役期。發(fā)揮設備壽命周期中的最大服役潛力,通過科學的運行及檢修策略,盡量縮短其“磨合期”,延長其“穩(wěn)定期”,及時發(fā)現(xiàn)其“衰退期”,并通過故障記錄分析及維修經濟性分析及時做出更換決策;
。5)輪換期。對于部分可修復設備資產,設備資產定期進行輪換和離線修復和保養(yǎng),然后繼續(xù)更換服役。此期間的管理對于降低購置及維修成本,重復利用設備資產具有一定的意義;
。6)報廢期。設備整體已到使用壽命,故障頻發(fā),影響到機組可靠性,其維修成本已超出設備購置費用,必須對設備進行更換,更換后的設備資產進行變賣或轉讓或處置,相應費用進入企業(yè)營業(yè)外收入或支出,建立完善的報廢流程,以使資產處置在帳管理,既有利于追溯設備使用歷史,也利于資金回籠。至此,設備壽命正式終結。
三、經濟性分析
設備資產的維修經濟性分析,是設備管理與資產管理的融合點,要綜合考慮設備資產的現(xiàn)值及投入的維修成本及其可靠性等因素。設備資產自購置轉固后,要按照資產折舊規(guī)則計提折舊,進行技術改造后要對維修的設備資產進行增值,這些處理都要影響資產的現(xiàn)值,財務價值變化與設備真實健康狀態(tài)是有出入的,因此要考慮設備可靠性因素,引入可靠性因子,綜合維修費用支出,才能做出科學的維修經濟性分析及更換決策。
對設備資產現(xiàn)值的處理要求財務管理規(guī)范化,折舊年限符合其真實壽命周期,對設備的改造增值也要按照實際發(fā)生費用合理地分攤至資產。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