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一:風險管理過程需要每個成員都參與在規(guī)劃過程中,每人列出有至少10項潛在風險的清單。往往在這一步,團隊成員將猜想某些項目風險已經知道,因此不必列出。例如,“范圍漸變”是多數項目的一個典型問題。然而,仍然要把它列出來,因為即使有最好的實踐管理過程,它仍有可能發(fā)生,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引發(fā)問題。因此,它應該注明,而不是置之不理。
步驟二:風險管理過程需要收集并對列出的項目進行匯總,刪除清單中重復的項目。
步驟三:評估匯總清單上每個風險的概率(或可能性)、影響(或后果)及探測的難易程度。這可以通過給名單上每個項目指定一個評價數值來實現,如從1到4評價范圍或使用評價詞如高、中、低。探測度是可選參數,但它可以簡單評估出來。如果一個風險是難以看到的,如范圍蠕變,則它是一個風險更高的項目。如果是比較早能發(fā)現的,如管理支持的丟失或一個重要資源的丟失,那么它的風險則較低。
步驟四:打破原計劃的團隊將其分組并給予每個組一份匯總清單。然后,每個小組通過項目風險的指定清單識別觸發(fā)器(警告標志)。所有觸發(fā)器應當注明,即使是次要的。通常情況下每個風險至少有三個觸發(fā)器。
步驟五:為那些相同的分組找出可能針對威脅的預防性行動,并增強機會的作用。
步驟六:為每個小組建立一個針對大多數風險,但并非所有的項目風險的應急計劃。這個計劃包括如果觸發(fā)或風險發(fā)生,組員所要采取的行動。風險管理中會為所有風險設立評分臨界點,這項計劃針對得分超過臨界點的那些風險而建立。這確保了風險管理過程是可行的。風險管理過程如果出奇的費時就不能體現工作效率。
規(guī)劃的風險管理過程的最后一步是責任到位。要確定責任人,即誰監(jiān)視觸發(fā)器,然后適當地作出回應。即便執(zhí)行了預先核準的計劃和應急計劃,觸發(fā)仍然發(fā)生了。通常,責任人是項目經理。但對于所有組員來說,工作時隨時觀察觸發(fā)器是集體利益所在,而不是重新開始這個項目的操作,那樣又要建立一個名單,跳過第三步。接著,新增的具體項目風險和觸發(fā)器評估的概率,影響,探測度等。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還能豐富你風險管理的項目文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